這個夏天失去伊薩克之后,紐卡斯爾確實失去了很多。
開季以來,球隊僅僅戰勝了狼隊和聯賽杯賽場的低級別弱旅,而在變化如此之大的這個賽季,球隊還要面臨雙線作戰,也只能是苦中作樂了。
不過,雖然主心骨沒了,但紐卡斯爾的基本盤還在,從前到后各個位置的身體素質依然可以點滿,這讓球隊在面對利物浦、巴塞羅那的時候雖然都輸球了,但對手也贏得并不輕松,所以此役面對阿森納,阿爾特塔的球隊也將迎來挑戰。
不過,也只是看著比較唬人而已。
受到傷病的影響,夏窗專注于加厚陣容的阿森納,已經開始用上了成果。
此役對陣紐卡斯爾,在特羅薩德首發左邊鋒的情況下,埃澤再次被安排到了中路位置,這倒是規避了邊鋒都要死防的問題,只不過埃澤依然需要在中路慢慢找感覺。
而在后衛線,莫斯克拉和加布里埃爾聯袂首發,成為了阿森納抗擊對手的關鍵一環。
至于紐卡斯爾這邊,思路上則是一貫的433,中后場相對穩定的同時,前場則是一中兩邊的固定配置,如今不僅思路如此,線路也是如此了。
開場之后,阿森納進入比賽稍快一點,通過右路打出了兩次傳中:
也從右路嘗試著完成了一次邊中結合:
等到第10分鐘,紐卡斯爾打出了他們的進攻,通過搶斷形成了反擊,進而從兩條邊路送上了傳中:
通過這次進攻就能看得出來,用來替代伊薩克的中鋒沃爾特馬德,在身體素質上相當偏科,身高近2米,但也就因此沒有了速度,而在這個身高下,通過更多的屈膝來形成腳下看似不錯的觀感,但在沒有多少肌肉支撐的情況下,也就沒有了爆發力來形成變化的可能。
所以就像之后的這次處理,沒有速度,沒有爆發力,也沒有肌肉護體,來到邊路無法下底,無法內切,被堵到角里,也無法用身體造犯規,整體上就顯得比較尷尬:
從這個身體和表現來說,這名球員還是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活動范圍,大范圍拿球并不現實,偶爾回撤就好,相較于自己的腳下,他的身板其實是在高強度比賽里更顯眼的優勢:
只不過這樣一來,紐卡斯爾的進攻路線就會非常單一且固定,中鋒只在中間,邊鋒只在兩邊,伊薩克通過自己的個人能力帶來的紐卡斯爾路線上的變化,如今就不用想了。
這勢必會導致紐卡斯爾的進攻效率下降,也勢必會增加他們后場的危險,畢竟紐卡斯爾的后場也是高人林立,于是就在沃爾特馬德被搶斷的這次反擊中,阿森納反而用哲凱賴什和薩卡完成橫移,從而為特羅薩德制造了反擊戰中起腳的空間,距離破門只差一點點:
第32分鐘,阿森納再從右路形成反擊,丹-伯恩和博特曼都無法限制住自己的盯防對象,不過阿森納這次反擊沒有打出高質量的射門:
包括第14分鐘,阿森納一度通過長球施壓,在前場搏得了一個點球機會,但最后被吹掉:
當然了,除了這幾次反擊,阿森納在其余時間的表現就比較一般了。
兩次反擊射門之間,阿森納在陣地戰缺乏精度,尤其是在對手的施壓下,埃澤、蘇比門迪和賴斯很難能把球處理好:
埃澤的這次射門從前到后,阿森納也打得相當勉強:
相較下來,這次轉移到右路的傳中已經算是打得不錯了,但轉移球的線路過高,精度稍差,這都使得廷貝爾拿下來的時候,對手已經來到了防守位置:
所以,這場比賽的阿森納其實只能指望在轉換和反擊戰中尋找戰機,當然了,還有定位球。
不過,率先通過定位球完成破門的卻是紐卡斯爾,薩卡在反擊戰中射門的進攻結束之后,紐卡將壓力打到阿森納后場,莫斯克拉送上了角球機會:
就在這次角球當中,沃爾特馬德在加布里埃爾身后完成了破門:
所以,小伙子還是要發揮自己的長處,而在目前,他最大的長處就是這個注定顯眼的身板,以及由此帶來的高球優勢。
比分發生改變之后,阿森納開始加強進攻,然而在上半場末段,反擊和轉換都沒有打好:
中場休息階段,兩支球隊的想法必然會有所不同。
對于紐卡斯爾來說,這個進球有希望幫助他們在主場戰勝強敵,進而提升士氣,但是,你指望球隊下半場就開始打防守反擊,而且還帶著沃爾特馬德,注定有些不現實。
所以,球隊還是需要再積極主動一段時間,爭取第二球的同時,也耗損掉一些比賽。
而在阿森納這邊,加強進攻是不用說的,但在現有資源下,包括以阿爾特塔的戰術思維,活用球員是做不到的,其實只能是提高跑動、對抗環節的強度。
這樣一來,下半場前半段,兩支球隊依然會打得有來有回,就像接近打進本場第二球的,還是紐卡斯爾:
而在后續時段,兩支球隊幾乎是你來我往,各打一拳,文明禮貌仗的味道相當濃厚,而且球員位置和進攻線路也相當固定,陣型圖上站在哪,就活動在哪:
這樣一來,變化就需要等到換人。
67分鐘前后,紐卡斯爾換下了整套進攻線,換上了兩個前鋒和特里皮爾,就此鳴金收兵的意思就很清晰了,站位都變成了541:
而在隨后,阿森納則用馬丁內利和梅里諾換下了薩卡和卡拉菲奧里,所以在左后衛區域,直接用中場球員來代行覆蓋了:
客觀來說,隨著對手下了一個邊鋒,阿爾特塔直接下一個邊后衛,以此來加強中場,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調整思路,就相當于邊后衛無需內收這個過程,直接變為一個專職的中場球員了。
最重要的是,時間上跟得很快,這是值得夸獎的一點。
所以在這段時間,紐卡斯爾基本上就沒有了進攻和反制表現,完全被阿森納壓制在了半場,然而壓制住對手,阿森納自己也沒有了進攻空間,所以球隊的進攻表現并不突出:
而在第82分鐘,阿爾特塔換上了厄德高。
登場之后,厄德高和特羅薩德在外圍進行傳導,從而把賴斯也推了上去,形成了對紐卡的更大壓制,所以到了這個位置,賴斯在外圍擺腿時間過長,導致進攻線路受阻,就變成了定位球機會:
就在這次定位球進攻中,梅里諾扳平比分:
比分被扳平之后,紐卡斯爾才發力進攻,一度制造了阿森納的手球,但裁判未予支持:
致命的問題還是在調整上,這個時候想再打出來,人手上也不夠了,所以你會看到常規時間結束時,埃迪-豪又換上了巴恩斯,思路又想調整回來了。
如此生硬的調整,浪費兩個換人名額,埃迪-豪的能力就可見一斑了。
反倒是在阿森納這邊,頂住紐卡斯爾的反擊過后,阿森納再推回前場,還是由厄德高在后場送出傳球,斯凱利在肋部制造危險,制造了定位球:
在這次定位球當中,阿森納已經打出了威脅,隨后二次進攻再造定位球,就完成了逆轉:
所以,阿森納就這樣神奇地完成了逆轉。
但真要說到神奇,定位球進球對于阿森納來說,已經屬于家常便飯了,真正神奇的地方應該是阿森納制造進球的方式,通過換上厄德高,和特羅薩德、斯凱利進行配合,阿森納終于打出了他們想要的線路,這才是關鍵。
而這也就是我們在賽季初時所說的,在阿森納大個子越來越多,線路越來越滯澀的情況下,厄德高的重要性其實是越來越高的。
這并不是反話,而這場比賽確實證明了這一點。
至于紐卡斯爾,相比阿爾特塔,埃迪-豪就相形見絀了。
甭管用什么方法,先行領先都是優勢,沒有在下半場一上來就蹲坑反擊,包括60分鐘區間下沃爾特馬德都是正確的。
然而,就算要進行死守和反擊,也不能在調整上用三鋒變兩鋒,四后衛變五后衛這么明顯的手段,你削前場,阿爾特塔削后場,但你能利用到阿森納削掉的后場打出反擊嗎?
如果不能,那還不如三鋒變零鋒。
等到比分被扳平,再從兩鋒變回三鋒,如此生硬的換人調整,阿爾特塔這樣不擅調整的教練,都在他身邊顯得老謀深算了。
都是同行的襯托,大概就是這種感覺。
錄像視頻
集錦視頻
熱門資訊
熱門標簽